Tagged with 基道出版社

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|教會及佈道事工 II(教材及課程)

本作品榮獲第九屆香港基督教金書獎—教會及佈道事工事工 II(非教材及課程) | 基本資料 | 內容簡介 | 作者介紹 | 書本評鑑 |  基本資料 書名:教會無牆的震撼轉化作者:陳淑娟著、呂宇俊編採出版社: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、基道出版社ISBN:9789624576078書重:250克釘裝:平裝尺寸:165mm x 210 mm頁數:164頁出版日期:2020年7月初版語言:繁體中文 回到頂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陳淑娟帶領的教會,曾經是一間停滯不前的「荒涼」中產教會。座落於大角咀這個新舊交融的社區三十多年,卻未能吸引附近的中產人士,也無法接觸身邊的勞苦大眾,雖有偌大的會址,但會眾組成多年來卻無大變化。  可在短短數年間,因著踐行教會「無牆」及「無層」的使命,整間教會經歷了質與量的「震撼轉化」——主動走進社區,接觸街坊,與弱勢同行,開展貼身又貼心的愛心服事,並全天候開放教會,吸引街坊走進這個長久被閒置的「神聖空間」,聚會人數更由六十多人發展至今天的三百多人。  本書可說是給有志推動社區關懷、卻仍躊躇不決者的參考和激勵,鼓勵教會活出「落地」信仰這個實踐神學功課。 回到頂端 作者介紹 陳淑娟傳道於2014年離開商界,全職在自己母會香港基督教會宣道堂牧會。長期致力於服事基層、關懷貧窮、結連社區與教會,擔任幼兒及中小學補習班導師、為街坊煮飯到滅蚤除蟲,親力親為。現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顧問教牧及大角咀教牧同工網絡主席,並與堂會、機構及神學院合作,在香港及外地舉辦社關課程,整合理論與經驗,傳授心得。淑娟敬虔愛主,熱情洋溢,公正無私,深得弟兄姊妹和街坊鄰里的喜愛。 回到頂端 書本評鑑 拜讀這書的幀裝與編輯別具心意,色彩與文字很吸引,由被宣道堂的轉化見證感動的呂宇俊以編採方式完成。透過淑娟姐詰問自己為何教會及信徒被閒置,為整個震撼的轉化展開序幕,行出「在人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」的信心之旅。堂會的「看見」是勞苦大眾如同沒有牧人一般,轉化生命和結連伙伴與福音工作的發展緊扣在一起,加上由不同人分享的轉化見證,回答了「我的殿為何如此荒涼?」,是因為建造的是「無層」的門徒生命與使命群體。整本書帶出不只是有效的社區關懷事工,而是教會的大使命與大誡命並行,實踐神學的循環牧養,是適切時勢的城市宣教策略。 回到頂端

Rate this:

開鎖人的曲別針|基督教文學得奬作品

本作品榮獲第八屆香港基督教金書獎— 基督教文學大獎 | 基本資料 | 內容簡介 | 作者介紹 | 書本評鑑 基本資料 書名:開鎖人的曲別針 作者:胡燕青 出版社:基道出版社 ISBN:9789624575231 書重:340克 釘裝:平裝 尺寸:150* 210 mm 頁數:302頁 出版日期:2016年7月 語言:繁體中文 回到頂端 內容簡介 胡燕青說,評論這名字好嚇人,所以她寧願寫閱讀隨筆。她說她讀得懂的文學作品,也是大家都讀得懂的。 她讀學生和好友的作品,如同讀大師之作時一樣仔細。她說他們將來會和大師們一樣,拿個諾貝爾獎回來。 因此,她品嘗黃偉文、余光中、也斯和張芳慈筆下的苦瓜,她書寫陳德錦、也述說路雅;她探尋麥樹堅、葉英傑的主題,也細讀「搣時」游欣妮的生活。從文於天到費茲傑羅(F.Scott Fitzgerald),從張愛玲到R.S.托馬斯(Ronald Stuart Thomas),她都深刻欣賞;她當然也要與你分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·特朗斯特羅默(Tomas Transtromer)這位偉大基督徒詩人的佳作。 回到頂端 作者介紹 胡燕青,本港基督徒寫作人,畢業於伊利沙伯中學及香港大學,主修中文及比較文學。前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副教授,設計並教授文學創作科目。三度獲得香港浸會大學頒發的校長杯最佳教學獎(系內最佳教學獎2001,大學最佳教學獎2009,文學院最佳教學獎2012)。目前為國際基督教機構聖經課程之翻譯編輯。 已出版十本個人詩集,十三本散文集,兩本短篇小說集,二十多本少年兒童文學作品及五本閱讀隨筆。曾獲得兩項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(詩、散文),兩項基督教湯清文藝獎(文學組優勝獎,卓越成就獎),兩部作品入選「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」(《好心人》2011,《剪髮》2012),五項中文文學雙年獎(首獎:詩集《地車裏》,,少年小說《一米四八》,散文集《蝦子香》;推薦獎:詩集《摺頁》,少年小說《野地果》)。2003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之「藝術成就獎」(文學藝術)。 回到頂端 書本評鑑 評論紮實,深入淺出,綜論文學作品,旁涉信仰,不論名家新秀,不分嚴肅流行,認真細讀,仔細分析,文字耐讀醇美。 回到頂端

Rate this:

禱告不是偽術:返璞歸真的祈禱|最佳翻譯(非學術)得奬作品

¥´¦L
返璞歸真的祈禱~樸語亦華,淡語亦濃,讓我們的禱告脫去偽術,回歸質言樸語。

本書收錄了神學家侯活士近百篇禱文。主題乃圍繞著我們生命的兆始、終結,以及在兩者之間的〔蹣跚前進〕。它們有些是因應課堂上的課題而寫,如關於聖經、宣講;有些回應某場剛爆發的戰爭;有些回應自然災難來的禍害;有些回應某位同學的自殺;有些回應某位同,或者朋友雙親的離世;有些回應某教授對神學院群體的背叛….

這些禱文的共同特徵,就是它們沒有向上帝隱藏甚麼,因為任何隱瞞上帝的意圖都必定失敗。上帝希望我們哭泣、呼喊,將我們所明白的、或者不明的的,都說出來~他悅納發自真情實意的祈禱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行雲流水——從吾家到天國|最佳裝幀設計 (非學術)得奬作品

基道-行雲流水
在競爭劇烈、風起雲湧、生活忙碌的現代社會,上一代和下一代各自表述,缺乏溝通。如此一來,容易帶來社會撕裂和家庭不和。到底我們應如何應對?

本書收錄了余妙雲和她兒子潘正行三年間的真誠對話。對話內容是他們信仰生命的點點滴滴:他們談成長、談宗教、談政治、談神學,以文字反省信仰、分享經歷、治療傷痛、數算主恩,為我們展現了在「愛」中的親子對話。

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佔領中環與教會政治(增訂版)|最佳作品(非學術)得奬作品

基道-佔領中環與教會政治
「佔領中環」的全名是「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」,是一個採用和平(非暴力)佔領中環的手段(戰略)來達到爭取一個符合普世價值(如平等、人權、自由、公義)的選舉制度這目標的一次行動。

本書的目的不是要為「佔中」做政治評論,而是希望趁著香港政局的變化和「佔中」於此刻歷史舞台出現的機遇,對教會有話要說,與教會一起做神學反省和自我批判。藉著「佔中」的出現,作者更盼望長期不談政治的教會能覺醒過來,開始思考及實踐教會本身的政治性,並檢討自身有沒有成為世界的他者,以及能否成為世界的另類政治選擇。

本書是為教會而寫的,作者關注的是教會的神學政治,而不是「佔中」的政治神學,涉及的課題包括教會君士坦丁化的現象、非暴力公民抗命的聖經及神學基礎、順服政權論的解讀,以及從耶穌政治的角度去闡釋「和平」與「非暴力」的意思等,這些都為教會提供了及時而另類的思考資源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心理與心靈的重聚

本書分為三個部分。第一部分;脫鉤的記號,呈現心理與心靈脫鉤的現象,加以婚外情作為實例說明。第二部分:為輔導心理學把脈,追蹤由佛洛依德到米高維的重要經典治療派別。第三部分:心理和心靈的重聚。勘察一下心理學說這只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年輕學科的時代背景,粗略地以前現代、現代和後現代精神面貌的分類,去理解心理學說的誕生和內容。再瀏覽美國近百年來整合心理和心靈的各種進階,作一簡介、剖析和綜合評論,從而說出領悟到的第五條進路:立體迴環領悟的路。就是從心理學說、實務、個人靈修、神學理解四方面,來回對談、體會、遊走,醞釀從聖靈而來的悟性,以耶穌基督作為惟一的基石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聖經:一個教義式的勾畫

今天,我們若非把聖經視為上帝,就是把他完全置於教會、解釋理性或批判的或鑑別的神學之下,兩者都忘記了,我們需要從上帝的溝通活動來認識聖經的本性和作用。作者以其銳利的眼光,帶領我們進到事情的根本,從而透徹地認識應當如何繼續思想下去,以及相應的實踐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信為何物–基督教信仰簡介

基督教信仰的本質是甚麼?在教會歷史最早三百年內,對這問題的探索孕育出《使徒信經》及《尼西亞信經》。這些信仰述句是世界各地基督教團體都共認的;它們擲地有聲、顛撲不破,經得起歷史洪爐的熬煉,流傳甚廣。信經不只是規範信仰的神學概念清單。它們指出我們在世上可以相信誰、相信甚麼,使我們得以一瞥另一個世界──一個我們作為個體和聚集在一起於其中生活的、可以徹底轉化的世界。在這書中,作者以信經的重要宣稱查看說出「我信」的含義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鐵窗內的心靈世界

監獄這地方,常令人聯想起無法無天的瘋狂世界。當進入監獄的現實時,探訪者所面對的,不僅是那忐忑不安的體驗,也是伴隨著的靈性和文化含義。本書不單可以令我們更了解囚友,更可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更新和改變,並使我們認識因服事囚友而擴闊的神學視域。與此同時,本書也為從事監獄事工者提供了實務指引,例如探訪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態度和溝通技巧。為了幫助讀者進深了解各章課題,以及讓這本書在監獄以內和以外的教會事工皆用得著,作者於每章結尾附加「延伸閱讀」部分,並建議了一些用作小組討論的問題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

士師記的刻劃研究

士師記是一卷具有藝術筆觸,內容錯綜複雜,帶有幾許諷刺,而且深具教化意味的屬靈書卷。作者透過文本互涉的方法,探討士師記作者如何刻劃書中各個人物,藉此展示士師記蘊藏那豐富的屬靈信息。 Continue reading

Rate thi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