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筆獎|羅乃萱

獲獎感言

〈我是一個從小就愛上文字的人〉

第一個培養我愛上文字與閱讀的,是摯愛的母親。她從不會主動買玩具給我,但卻買了滿屋的書。

小學三年級的其中一篇作文,叫「我的志願」。當時就寫下:我的志願是要當「爬格子的動物」。這是那個年代對作家的統稱,也道出了埋在深處的渴望。那時,身邊的人都覺得這是癡人說夢,不可能的事。

直到中一那年,遇上生命中一位深深欣賞我的國文老師——羅曉梅老師。在她的悉心栽培與引導下,讓我的作家夢又再萌芽。那年,不知怎的,我沉迷寫詩。

第一首寫的,就是:
孤舟帆影惹愁情,夕陽斜照倍淒清。
心中愁苦向誰訴,惟望雲開見月明。

成長故事

就是那種像老媽所說的傷春悲秋的無病呻吟,卻被老師看為有待雕磨的璞玉。仍記得在學期末的時候,她這樣鼓勵我:「你這樣喜歡寫作,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作家。」這句話,一直銘記於心。雖然往後的日子,再沒有老師像她這樣欣賞我,但「一個」已經足夠。

至念大學,沒機會念文科,選的主修是數學。那時感覺離夢想好遠好遠,在十八歲那年信了耶穌,曾做了一個這樣的禱告:「主啊,我很想從事文字工作,求祢給我一個機會﹗」

沒想到,主真的開了一道門,1983年唼外子何志滌牧師赴台灣宣教,在他的鼓勵下,得以跟隨當時的《校園》雜誌主編劉良淑姊妹,學習採訪與編輯,讓我在文字工作的路途上,踏出了第一步。生命經過幾許迂迴,終於碰上一位願慕接納與栽培我的名師,這是助我打好文字根基的開始。若沒有她的編輯訓練,也沒有日後可以回港繼續文字工作的機遇。還有我的愛女何凝,因著她的出生,也開拓了親子寫作的領域。走至今天,更要感激那些在文字的路途上扶持我、鞭策我,那些在背後默默支持鼓勵的,還有願意為我出版書籍的,感謝你們給予的知遇之恩,不斷給我機會。

從沒想過一個不是「科班」出身的人,有機會得獎。從事文字工作,一直是我的熱愛。能夠把熱愛化成工作與服事,是我從夢寐以求,至今日前想成真。

我熱愛閱讀,相信閱讀能拓闊人的視野,撫慰人的心靈。

我也鍾情寫作,深信寫作是一種表達,也是一種心靈的療癒。

感謝大會頒這個獎給我,更深深感受這一切都是主的恩典,因為祂聽了一個小女孩卑微的流淚禱告。

我會繼續用心去活,用心去寫,求主使用﹗

羅乃萱簡歷

麥基爾大學|理學士(1979)
天道大學|基督教研究碩士(1981)
(前為安大略省神學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)
香港教育大學|榮譽院士(2020)

曾任《校園》編輯、《突破》主編,後創立了「家庭發展基金」,並於2012年開設臉書「羅乃萱專頁」,每天在網上「筆耕」,近年更開始兒童繪本寫矩。著作至今逾70多本,屢獲獎項,其中《知己莫若我》(都象文字出版)一書更榮獲2021年香港出版雙年獎心理勵志類的「最佳出版獎」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